什么是肠息肉
结肠息肉是结肠粘膜上隆起的赘生物的统称,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。临床上习惯称为结肠息肉。通俗的讲,是长在肠管里的肉疙瘩,可单个发生,也可呈多发。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。
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。
95%结肠癌是从结肠息肉一步步转变过来的,结肠息肉已经被公认为癌前病变。一般从结肠息肉发展为结肠癌需要5-10年。
常见的结肠息肉有腺瘤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炎性息肉、幼年性息肉。
少见于家族性息肉病和Peutz-Jegher综合征等。
结肠息肉有症状吗?结肠息肉一般无临床症状,大多数是做结肠镜被无意中发现的。
少部分人有大便带血、大便习惯改变、大便形状异常、腹部隐痛等症状
如何预防结肠息肉?说实话,完全预防或者阻止结肠息肉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因为结肠息肉的发生,既有先天因素,也有环境和后天因素。
这些因素,有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,有些是无能为力的,所以我们不可能做到100%预防。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早预防、早检查、早治疗,及时肠镜检查。
面对结肠息肉时也不需要过度恐慌,不是所有的息肉、腺瘤都不可避免会发生癌变,息肉的演变也存在很长的过程,一般5~10年。
因此,在40岁左右做一次肠镜检查很重要,要么能发现良性的息肉,要么能发现早期的肠癌,都是很好处理的。
正确对待,纠正不良生活方式、饮食结构、定期检查是结肠息肉、结肠癌预防的重点。
有效的预防结肠息肉,应该做到以下几点:
1.清楚认识到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重要性,尤其对于40岁以上,大便隐血试验阳性,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、曾有息肉或腺瘤病史的高危人群,应定期检查肠镜,进行早期干预治疗。
2.控制体重,流行病学大量数据已经肯定肥胖同结肠息肉之间的关系,会增加结肠癌发生的风险。
3. 平衡饮食,增加纤维物质的摄入,增加酸奶、益生菌的摄入,平衡肠道菌群。
4.切除后预防复发:应格外注意息肉切除后复发率很高(国外报道在13%~86%不等),因此肠息肉病人的定期随访已被提到防治早期大肠癌的高度上。为保持大肠无息肉状态,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是非常重要的。
(胃镜室 王秀芬)
阅读